nba篮球杂志 《灌篮》的黄金时代,我还是会继续买的

“如果以后《灌篮高手》出来,我还会继续买。”刘俊杰说。

02

《灌篮高手》的黄金时代

21世纪的前十年是中国篮球杂志最辉煌的时代。

“最流行的时候,《灌篮高手》每期的发行量是60万册,平时有30万、40万册,每期销量能达到60%-70%左右。” 一位曾经写过《灌篮高手》、在《篮子》工作多年的编辑介绍道。

在谈到《灌篮高手》的现状时,自2001年开始主持该杂志的朱彦硕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整个中国杂志行业,能卖出如此数量的并不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的销量和经营状况在杂志行业中都具有代表性。《灌篮高手》堪称中国体育杂志的巅峰。” . 那个时期的代表。”

除了每日杂志发行产生的收入外,广告也是《灌篮高手》赚钱的重要渠道。

据《灌篮高手》前员工透露,《灌篮高手》每年都会与其他品牌进行广告合作。 当时该杂志一年出版36期,封面广告几乎占了一半。 一个核心品牌商的年收入至少能达到一两百万。 即使在2014年数字媒体全面崛起之前,《灌篮高手》仍然是自负盈亏甚至微利。

但除了广告之外,优秀但可读性强的内容一直是​​《灌篮高手》占领市场一席之地的法宝。

与《NBA时空》等同期篮球杂志相比,在相同的人物布局下,《灌篮高手》的字数可以是其他篮球杂志的两倍甚至更多。《灌篮高手》要求“文章的字数一定要多,信息量一定要足够。在那个时代nba篮球杂志,《灌篮高手》是所有能获取NBA信息的渠道中质量最高的。” 2008年至2014年,叶爵明担任《灌篮高手》的主编。

《灌篮高手》的质量也是建立在记者、编辑足够高的产出基础上的。 据朱一鹏介绍,“杂志记者最基本的标准是每天3000字。杂志一页1500字,人物稿4页。无论如何,两天至少要写6000字。”

同时,为了更快地跟进新闻、回应粉丝的需求,《灌篮高手》先后三次调整发行日期:从最初的月刊,到2003年的半月刊,再到2003年的半月刊。到2007年,每期10天128页,挑战了当时篮球杂志的出版极限。

甚至从2005年开始,《灌篮高手》就制作了一份专业球鞋月刊,名为《街头霸王》。 直到2018年,《灌篮高手》才延长出版周期,恢复为半月刊,每月两期。

今天出版的《灌篮高手》依然沿袭了过去的排版风格。

资料来源:灌篮高手圈

高密度的内容也对杂志的编辑布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熟悉《灌篮高手》的粉丝会发现,当时杂志的内容往往被剪成多块。 《灌篮高手》的编辑们喜欢把这种布局称为“豆腐块”。 这种设计风格模仿了香港那些非常善于策划和寻找亮点的媒体周刊。 这就不得不提到《灌篮高手》的幕后老板、被誉为中国“期刊教父”的孟小可。

在周君涛眼中,这些人是当时中国制作杂志最擅长的人。 从它的《当代音乐圈》、《看电影》、《轻音乐》等刊物中也可以一睹其风采。 杂志背后团队丰富的媒体经验,让《灌篮高手》在篮球杂志媒体中处于领先地位,也培养了球迷的热情。 阅读习惯。

著名作家张家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张先生”,也是《灌篮高手》杂志的专栏作家。 ”当时,《灌篮高手》鼓励大家让百花齐放,写出自己想要创造的东西,有很多富有想象力的写作方式。在整个中国篮球媒体中,大多数报纸都追求时效性。《灌篮高手》相对而言在当时并不多见,拥有大量媒体的个人球员传记和历史内容是相当独特的。”

赋予《灌篮高手》新鲜活力的,是其背后优秀的编辑、记者团队。 那时候,去《灌篮高手》是很多人梦想的工作,也是很多篮球迷心中的麦加。

叶爵明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场景:每周一的策划会议,《灌篮高手》的所有剪辑师都会聚集在一起。 基本上持续一上午。 上午还不够,下午还要举办两三个小时,往往很吵。 ,大家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选题是否可以实施? 如何操作? 最后,主编会根据大家讨论的结果,最终决定选择哪些话题。 即使是不善言谈的编辑老师nba篮球杂志,也会经常因为选题而与其他人发生争吵。

最终,很多让粉丝印象深刻的话题都在这次策划会上诞生了。 陈点点还记得一期《欧洲兵器》,从身高、数据等各个维度对两名欧洲球员进行了对比。 “这个想法真的很有趣,每次买杂志之前你都会很期待。” 这期内容涵盖哪些内容,我会感兴趣吗?”

叶爵明、周俊涛、朱一鹏都在这里开始了他们的第一份工作。 在叶爵明心里,《灌篮高手》就像《体育周刊》,篮球迷心中的黄埔军校; 周俊涛知道工资低,不顾大家的劝阻,还是去了上海,他说,“因为那是我的梦想,我是带着某种朝圣者的心态去的。” 而朱一鹏,早在17岁的时候,就梦想着在《灌篮高手》中工作。 27岁,成为《灌篮高手》的主编。

“即使是现在,我仍然痴迷于排版,我必须把文章写得工整。我对客户的强大耐心也是在《灌篮高手》期间养成的。‘我的客户折磨了我数千次,我对待他们就像对待我的第一个客户一样。爱。' ’”《灌篮高手》的经历至今仍深深影响着叶绝明。

如今,很多从《灌篮高手》走出来的人,都成为了各个领域的佼佼者。

03

当你不再购买 Slam Dunk 时,它在做什么?

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 从2008年开始,杂志等纸质媒体逐渐受到网络媒体的冲击,慢慢开始走向衰落。 尽管几经挣扎,《灌篮高手》在时代浪潮面前始终显得太渺小。 回顾过去,《灌篮高手》等篮球杂志和媒体衰落,甚至停刊。 这是时代的必然结果,也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我抓住了《灌篮高手》最辉煌时期的尾声。”叶爵铭这样描述自己在《灌篮高手》中的经历。

谈到平面媒体的衰落,互联网时代的影响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而在体育行业,其对平面媒体的影响更为严重。

曾担任新浪体育副主编的刘立德也从两个方面谈到了《灌篮高手》杂志的消失。 首先是NBA在中国市场的衰落。 NBA国内关注度下降、球员偶像气质缺失是不争的事实。 作为媒体载体,杂志的兴衰与事件内容密不可分。 “十多年前火箭队季后赛受到的关注程度,甚至是总决赛,都无法与现在相比。”刘说。

其次,是数字媒体的影响。 刘立德表示,大约从2005年开始nba篮球杂志,平面媒体就面临着互联网的持续冲击。 正是以上两个因素,导致了《灌篮高手》这样的篮球杂志不可避免的停刊。 但刘立德也强调,网络和平面媒体其实并不是完全对立的。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它们是相辅相成、相辅相成的。

2003年,《灌篮高手》与《NBA Stuff》合作,成为NBA官方杂志。 《灌篮高手》凭借其NBA官方刊物的地位,让众多中国球迷读到了人们津津乐道的球员轶事和幕后故事。 然而,“深度”这张王牌已经越来越难以与强调新闻即时性的网络媒体抗衡。 一个专栏作家一篇文章就吸引大量粉丝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了。

“2013年或者2014年我担任主编的时候,我明显感觉到我们的内容质量很难作为网络媒体使用。《灌篮高手》编辑部大约有二十个人。对于像新浪这样的网络媒体,他们的编辑团队可能有上百位作家给他们投稿,即使《灌篮高手》每十天出一期,每期也能有20多篇文章,但网络媒体每天可以产出1000篇文章。 叶爵明 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互联网对纸质媒体降维的影响。

甚至与数字媒体时代“短平快”的风格相比,《灌篮高手》曾经引以为傲的硬核高产输出也逐渐引发了“产能过剩”的隐忧。

为《灌篮》供稿近十年的朱彦硕曾向编辑抱怨,“你让我一篇稿子写三四千字,然后杂志把它挤到一页里,这不是”不可能吧,不过我真的觉得很浪费。反正我有一篇三四千字的文章,你可以给我格式化成两三页,而且我多加点图片也没关系,但是这就是他们所做的。”

早在2010年,叶爵明就意识到互联网将成为每个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在《灌篮高手》的最后两年里,他一直在引领《灌篮高手》的转型。 做出了很多新的尝试。

例如,2010年,他与虎扑合作推广《灌篮高手》,尝试将网络论坛中精彩的讨论带入杂志内容; 2011年下半年,《灌篮高手》开始运营内部网站和独立社区,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已注册。 这些举措都是为了迎合和扩大网络阅读人群。

但《灌篮高手》想要成功翻身并不容易。 当然,不仅仅是《灌篮高手》,整个中国杂志行业,市面上成功转型的杂志也少之又少。

“《灌篮高手》的转型仍然主要以纸质媒体为主,背后没有强大的资金和资源支持,无论是论坛还是网站都处于‘人人有我有’的状态,他们没有更多地关注新媒体,如果我们能下定决心转型,也许《灌篮高手》这个品牌就能永远延续下去。” 时至今日,叶爵明依然对《灌篮高手》未能成功转型感到非常遗憾。

“但我也能理解老板的想法,当时这是一个需要大量投资的事情,而且你不确定你的投资是否会得到回报。”

2019年新闻出版业结构。来源:2019年新闻出版业分析报告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图书、期刊、报纸、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共出版450.7亿册(份、盒、张),图书、期刊、报纸印刷量1855.82亿册。 与上年相比,下降4.20%。 其中,只有书籍处于增长状态,其他书籍均较往年下降。 传统媒体的衰落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随着行业的衰退,杂志等平面媒体在薪资福利方面跟不上新媒体时代的步伐。

“我每个月写6万字,收入3000左右。每次发工资,我都会收到一个信封,里面装着现金,里面还有钢币。”2011年曾在《灌篮高手》工作过的周峻涛说。一位《灌篮高手》前编辑透露,当时连主编的工资也只有5000多元。

“你知道,那是在上海。”

2018年,《灌篮高手》走到了十字路口。 该杂志于去年年底被卖给了新主人。 此时,早在2012年就加入《灌篮高手》的朱一鹏也改变了身份,成为了《灌篮高手》杂志的新任主编。

新官上任,朱一鹏又想奋斗。 他立即开始对《灌篮高手》进行大修改。

“杂志作为文字载体的使命已经结束了。尤其是我们现在以中小学生为主的受众,已经不具备阅读大量文字的注意力和阅读能力了。篮球杂志更重要的意义应该像一本时尚杂志,图片的内容才是主要的。”

2018年《灌篮高手》第3期和第6期封面对比。2018年杂志的前几期,熟悉的粉丝会发现杂志整体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资料来源:灌篮高手圈

但这一重大修改引起了粉丝的不满。 有粉丝在社交媒体上抱怨,“《灌篮高手》从2015年开始就瘦了”、“好像文章都在网上看了”、“内容质量大不如前”,不少人感叹《灌篮高手》不再是旧的《灌篮高手》书了。

“从粉丝的角度来看,他们会觉得你的文字量减少了,他们阅读的速度会更快。最终,他们从杂志上获得的内容会更少。” 朱一鹏无奈的说道。

但作为主编的朱一鹏也有“四川无将军”的问题。 “以前《灌篮高手》要求的是前人没有写过的东西,无论是题材还是内容,都必须是引人注目的,否则你的文章就被称为失败。但在15、16 2016年,当时招聘的新人已经很难跟上这样的要求了。”

另外,相比于内容改版,最糟糕的是广告收入锐减,直接影响杂志的生命线。 盈利与否,成为压在朱一鹏心上的一块大石头。

“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购买杂志的人越来越少,而杂志往往是广告商的最后选择。”

朱一鹏回忆,最糟糕的时候,《灌篮高手》整个编辑部只剩下6个人,其中剪辑5人,美术编辑1人。 每个编辑需要写20页内容,杂志被迫从128页削减到96页。一时间,连底薪的支付都成了问题。

谈到《灌篮高手》的“晚年”,出生于台北的朱彦硕也有自己的看法。 在他看来,杂志缺乏新的销售渠道是《灌篮高手》没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中国,你会发现能买到杂志的渠道就那么几个:邮局、书店、报刊亭……曾经最常见的报刊亭,现在大城市还剩下多少?”

“归根结底,我认为整个发行方式和选址是《灌篮高手》难以继续下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至于整个中国篮球杂志,它并没有享受到太多的红利。他们的热潮已经结束了,我觉得很遗憾。”

说来也巧,继2019年的莫雷事件之后,2020年到来的疫情成为了压垮《灌篮高手》的最后一根稻草。

21世纪第一个十年,《灌篮高手》、《NBA时空》、《灌篮高手》等杂志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历史作用:利用杂志模式,以深入的内容传递海量的国外信息。到国内。 这也为新浪、网易等门户网站以及虎扑等体育新闻领域的后来者提供了内容运营的基本方法论。 与此同时,随着姚明等中国球员在NBA的成功,以《灌篮高手》为代表的纸质杂志也成功履行了其作为篮球媒体的历史使命。

《灌篮高手》杂志的停刊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 十年前辉煌的篮球杂志时代真的结束了。 从辉煌到落寞,有时代的必然,也有不甘的挣扎。 从编辑到读者,一代人的青春从这里开始,也从这里结束。

“《灌篮高手》应该说是中国杂志的巅峰,不仅仅是在篮球领域,但它没有办法抵抗这个时代的变化,所以我们不得不接受现实。” 朱彦硕说:“我只能说,作为同龄人,说实话,我感到非常遗憾。我以为会有这么一天,但没想到这么快。”

“我这一代媒体人,70后、80后,可以说每天都在战斗,与新事物战斗。你只能看到当年和你一起的战友们一一倒下。但这就是时间之轮。”

如今,2012年加入《灌篮高手》杂志的朱一鹏已辞去主编一职,告别担任了八年的工作。 至于淘宝官方店“当代体育”,空荡荡的网上商店里,现在只有一个“快递补差价”的链接。

(全文结束)

标签: nba篮球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