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依依/撰文
《杀死慕尼黑》/图
前段时间NBA总决赛第六场刚刚落下帷幕,朋友圈里的NBA球迷们都兴奋不已~那种兴奋感似乎感染了我。所以艺姐今天趁势宣传一部国内最近引进的篮球电影,给还沉浸在总决赛气氛中的球迷火上浇油~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前苏联用最后三秒击败了36年不败的美国队。美国队仍然拒绝承认比赛结果。 《慕尼黑》根据这一真实事件改编,以30亿卢布创下俄罗斯本土电影史上首个票房纪录。
换句话说,十分之一的俄罗斯人看过这部电影。它在俄罗斯的受欢迎程度不亚于《战狼2》在中国引起的轰动。
原本以为激情和爱国是这部电影的主旋律,但看完电影才发现,一部能集体点燃俄罗斯影迷的电影并不是那么简单。虽然从片名就已经知道答案,但豆瓣8.3的《慕尼黑》还是很有趣的。它呈现的既成事实,曲折多多,错误复杂,自始至终不乏爆发点。
虽然它是一部标准的体育电影,但它不仅仅是关于体育的。它还巧妙地将亲情、爱情和友情结合在一起。在苏美冷战的特殊背景下,两个超级大国在奥运会上相遇。
但他们面临的境遇却截然不同。自1936年篮球进入奥运会以来,美国队连续36年称霸冠军。苏联队直到二战后才开始参加奥运会。虽然实力很强,但一直都是第二强的队伍。
那时的美国在篮球领域无疑就像今天的中国乒乓球队一样所向无敌。然而,苏联篮球教练格兰任却在新闻发布会上狂言不语,声称自己要“击败美国队”。
此话一出,引来一阵笑声。当时,这一言论无疑轰动了整个苏联。就连政府也觉得这个说法不可思议。毕竟,挑战美国在篮球世界的统治地位并不容易,至少在一年后即将举办奥运会的情况下是这样。
但话已经说出来了。如果他们再次输给美国队,那就会让整个苏联蒙羞。美苏之间的对抗只是一个幌子。真正需要对抗的敌人,其实是体制和大家背后的国家意志。赢得胜利,你就会获得荣誉、尊重和地位。如果输了,就会死无葬身之地。真正的对手从来不是美国队苏联篮球巨星,而是“国家荣誉”压力下的影子。
教练和球员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虽然现在的环境和条件有太多的缺点,但“击败美国队”的疯狂说法真的能实现吗?
为了还原这款历史游戏苏联篮球巨星,剧组在剪辑技术、镜头镜头等方面不断进行尝试。最终是用实景拍摄和特效拍摄的。现场共有6个摄像头,捕捉场内球员和场外观众的表情和动作。几位参演该片的篮球运动员在拍摄前都接受了一年的篮球训练。
这部电影从场景布置、服装道具到镜头转换设计和拍摄,历时三年完成,投入了巨大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为了还原最终的游戏,整个拍摄团队从上到下研究了游戏苏联篮球巨星,并在封闭环境下拍摄了30天。
燃烧是很多影迷对这部电影的第一次评价。这是一种有现实基础却又超越现实的狂热。快节奏的游戏中,有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镜头切换、场景变换,以及构图、光线、色彩的多重融合。通过MV精美的剪辑和慢动作,结合扣人心弦的配乐,给人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
当这些多重元素依次重叠,以张弛有度的方式展现在大屏幕上时,即使你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篮球白痴,也能感受到强烈的参与感和紧张感。在这部电影中,你不仅可以看到体育比赛近乎残酷的公平,还能感受到体育精神的永恒。我看到了人们对体育和篮球的尊重和热爱。
3秒你能做什么?这稍纵即逝的时间或许只够你每天早上睁开朦胧的睡眼;也许你只需要在地铁入口刷卡就够了;也许我们认真舒适地伸展身体还不够。但1972年的慕尼黑,这群人在三秒钟内改写了一段历史。
没有国际巨星的加持,没有爆款制作,没有大IP,还有冷门的体育题材……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这部电影在国内都很难取得理想的票房。但有一种感觉,这部电影不应该错过。因为即使你对篮球不感兴趣,你也一定会被这部电影所感动。它拥有每个人生活中所需要的爱、尊重和胜利。